行业困境下,城市更新或将成为新出路?
知晓圈内事
2024/04/18
近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低迷,建筑设计前景的整体下滑备受业界关注,年前传播甚广的“多地公建暂缓”等相关消息更体现了形势的严峻。建设需求的降低与频频出现的“裁员”新闻对于建筑师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面对困境,行业的发展方向应该何去何从,成为讨论与热议的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更新?在新一轮的浪潮中,建筑师们能以怎样的角色发挥作用,参与其中呢?让我们以近些年中的一些优秀案例来指引方向吧。
作者|芒库
城市区块的梳理与改造
城市更新在宏观层面是对于城市中某一“衰落”区域进行空间形态与功能业态上的改善与优化。此类项目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城市环境与杂糅的城市肌理,并牵扯到众多相关人群的利益与视角。对于建筑师而言,是比新建建筑更为困难与反复的项目类型,需要对场地与文脉充分尊重,并在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足够耐心。
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对洛克·外滩源的修缮与开发就横跨长达17年之久,经由多个阶段才最终于2023年9月竣工。该项目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外滩北端,由一系列欧洲租界时期建造的历史建筑组成,并面向圆明园路东侧形成连续的界面。
事务所对区域中的11座历史建筑进行了修缮与改造,整体概念在于“以充满尊严和风貌的方式展示历经岁月考验的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不同程度的搭建,因此具体做法便是将“混乱”的部分拆除、还原,并为外墙进行清洁和修复。
同时,为了适应当代功能的需求,将一些建筑进行区域范围内的扩展。如亚洲文会大楼扩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改造后的灵活空间可以满足一系列的展陈需求,也通过新的中庭与上方的体量产生联系。
美丰洋行则在保留原三层的建筑立面上向上加建十一层,成为街区中高耸的标志物,并作为办公楼继续使用。
修缮完成后,奇普菲尔德事务所进一步为街区内一系列巷道与广场进行了设计与更新,将传统的、内向的空间延展为公共功能,为人们的相遇与汇聚提供场所。
这些改造看似细微、朴实,但更多地是在重新思考与梳理城市与历史、文脉、当下的关系。这样具体、丰富地介入方式也为“保留城市记忆、塑造城市文化”提供了参考样本。
在近期释出的由BIAD-ASA筑景工作室负责的天津市意式风貌区城市更新里,也体现出了对历史街区复合型的更新方案。通过对规划、建筑、文保等多个层面的改造与梳理,将区域文化延申下来,结合大量的体验性公共场所,打造真正的“活博物馆”。
© BIAD-ASA筑景工作室
© 意风区管委会
开街后的意风区人潮涌动,体现出对于城市居民及游客的吸引力,改造后的区域以浓厚又活跃的文化气息重新融入了城市。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项目则是迄今为止最具创新性的区域规划项目之一。其所处地段一边是历史保护建筑及里弄,另一边是Foster+Partners设计的42层塔楼地标。而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汇点,Kokaistudios开拓性地建造了一座“城市峡谷”,用层层绿地将城市整合起来。
© 张虔希
商业空间则位于绿地之下,通过阶梯式、地景式的公共空间与户外相连,并经由地面设置的六个峡谷洞口串联组织流线。项目将城市交通、文保建筑、商办塔楼与公共绿地和商业中心整体统一地布置,呈现出放松、娱乐、充满活力的氛围,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综合更新。
© 张虔希
城市空间的盘活、记忆的再生、社交活力的重塑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也需要建筑师的专业视角与方式,探索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可能性。
非标商业的开放与创新
将视野从宏观层面转向具体的群众生活,与行走、体验息息相关的商业、购物空间则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存量时代下大规模、大体量商业项目的减少,与消费需求的转变与升级,品牌愈发重视创造个性化、充满吸引力的小空间。以往,购物、餐饮、休闲等各类型商业店面被看作是室内设计师的范畴,并不被建筑师所重视。但行业需求缩减的情况下,建筑师或许有机会寻求更为垂直、细分地转型,而建筑领域对于空间的思考与理解往往也能给消费场景带来有趣、自由的可能性。
© F.O.G. Architecture
如2021年,观夏与新锐建筑设计事务所F.O.G.共同打造了其在北京的第一个线下空间。在概念上以“客厅”为模式打破传统零售空间的手法,将面积服务于展览与社交。空间上则运用传统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和“屏风”等元素,展示出独特的“东方新摩登主义”。该项目一方面为观夏奠定了品牌基调,另一方面也扩大了F.O.G.的知名度。
并且,以此为开端,F.O.G.建筑事务所还为观夏设计了上海及北京的旗舰店。两个项目均是对于所处城市典型街区里的老建筑改造。在上海湖南路的“观夏庭院”中,事务所面对100多年前建成的“西班牙式”老洋楼,通过强调“新”“旧”结构之间的对话,创造出丰富的空间类型。
© F.O.G. Architecture
此前项目中园林设计的手法也沿用下来,错开的窗洞与随处可见的框景打破了室内外的分隔,形成连续的观景体验。
北京的国子监店则位于一套建成于清代中期的三进四合院内。项目保留并修复了原建筑的木料屋架,使建筑呈现出东方古建筑的结构之美,同时,记录下场地内材料、颜色、植物、温度、声音等不同类型的特质,延续四合院的空间表达。
而在将民居功能过渡为商业功能时,项目则以“反四合院”的逻辑,将原本封闭与阻隔的院落联通起来。围合的墙体多数用玻璃取代,固定且秩序感强烈的动线也被转化为了自由的平面,更加符合友好、开放的空间氛围。
尽管面对不同的场地,但设计始终在变化中保持着观夏“新中式东方哲学”的审美,极具辨识度与传播力。而这种品牌与固定团队合作的模式近年来也逐渐普遍。如美妆集合店HARMAY话梅,其店铺多数出自AIM恺慕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多个城市创造了符合城市基因、富有趣味的线下零售空间。
香港HARMAY©Dirk Weiblen
当建筑师专注于非标商铺的设计,一方面能够用空间表达品牌叙事;另一方面,基于建筑学背景里的人文关怀,很多商业空间开始进一步融入城市,创造友好的近人尺度,以微更新的方式实现自下而上的城市“再设计”。
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
除了光鲜亮丽的公共界面,城市中的菜市场、便利店、公厕、停车场等常常被忽视的基础设施体系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也是优化人们的生活体验更为直接与关键的部分。在以往的认知里,此类建筑似乎仅承担功能作用,但随着精细化发展,其与城市风貌的协调与融合、服务的有效性成为需要设计的部分。
位于上海五原路和乌鲁木齐中路交叉处的湖南街道综合服务站,在2020年便发起公开征集与评审,要求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并保持公厕数目不变,更好地服务于来往人群。最终,热气建筑事务所以270度转角花园的提案获胜,并最终实施。
© 肖潇
整个策略以将男女卫生间的洗手台移出室内,合并为一个半室外公共洗手台展开。洗手台面向城市开放,市民无需进入厕所就可以及时完成个人清洁。
© 肖潇
同时,在灰空间内还设置了花池、花槽与过渡区域的庭院花园,营造了一个花草馨香的空间,打破了传统公厕不够干净、友好的印象。
© 肖潇
通过这种方式还释放了更多室内空间,并增设了儿童小便器及马桶。第三卫生间空间也变大,拥有了更多服务的可能。
© 肖潇
对于在城市大拆大建发展过程中做惯了大尺度、地标性建筑的建筑师们而言,这或许不值一提。但实际上,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更需要脱离“宏大叙事”的桎梏,落点于平凡的日常。正如日本在2020年开始发起的“东京公厕计划”所倡导的那样——邀请著名设计师们共同加入,为营造公共生活的舒适与便利提出创新性、设计感的新形式。
其中,坂茂革新性的使用了新的技术,通过转变玻璃的通透程度来适应不同的状态。一方面监督公厕内的卫生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使用营造安全的环境。
design by 坂茂© Tokyo Toilet Project
隈研吾则通过使用温馨的木头来传达平和、宁静的氛围。
design by 隈研吾© Tokyo Toilet Project
藤本壮介更是将公厕打造成艺术品一般的存在,利用流动、弧形的水池创造了城市中聚集的空间。
design by 藤本壮介© Tokyo Toilet Project
对于基础设施的关注拓展了设计的议题范围,也是迈向多元且包容的社会重要的一步。
空间的“再生产”往往还伴随着地方“营造”出现。在设计过程中调动居民的参与、引发事件的发生,构建人与空间的情感也是需要探索的工作方式。这意味着设计师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角色、模式的转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Kelvin Mak
由一持工作室 O&O STUDIO联成艺术家REHyphenation创作的“小街坊”是参与式社区空间升级的获奖案例。不同于常规公共空间的全新设计与生产,设计师首先面向香港北角地区的居民募捐二手家具,希望用社区居民自身的所属物保留住社区的历史与故事。
© Eric Chan
设计团队最终通过捐赠获得了47把椅子和三张桌子,他们根据各个家具的尺寸与款式再进行升级改造,制作成休闲椅、麻将桌、摇摇椅等可服务于公共活动的类型。此外,带有叙述录音的二维码被嵌入每件作品,用声音与街坊们形成互动。
© Eric Chan
在此基础上,地面结合家具进行图案的设计与材料的拼贴,还原街区生活的场景感。
© Kelvin Mak
项目掘弃了过度的设计与个人审美,将关注点放在与居民的连接、集体记忆的延续,以温和、友善的方式自然而然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就像香港中文大学(CUHK)建筑学院副教授 Francesco Rossini 所呼吁:“通过让社区参与进来,我们可以解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过程之间的矛盾,创造一个更好、更具包容性的城市环境。”
Francesco Rossini 的社区参与项目CWLane 阅读空间© Tongyun Zhu Terrie
公建项目暂缓,建筑师便无用武之地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以上尺度各异、类型多元的项目可以发现,城市更新进程中建筑师能够发挥的余地还很大。一个美好的城市需要方方面面的设计,不论是政策上的合作与推动,还是美学的塑造与启发,又或者是对民众的关怀,与深入的沟通……
而当下对于建成空间质量的关注,似乎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更多的素养与要求。除了聚焦专业语言本身,对项目内容的策划、运营的构想、使用后的评估与调整,都需要更全面、更细致的考虑。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走进恢弘背景下真实的环境,真正为服务于“人”的城市而努力。